网站栏目

学校团员青年在社会实践中绽放青春色彩
发布时间:2020-09-09    作者:     浏览次数:

今年暑期,我校精心组织“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为主题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校300余名师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助力疫情防控、决战脱贫攻坚、振兴乡村建设、关爱留守儿童、了解国情社情等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足迹遍布陕西安徽、山东、青海辽宁山西河南江西湖南江苏个省、市、县。各实践队结合区域实际,发挥专业特色,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取得良好效果。                

满足社会需求,深入基层服务,助力脱贫攻坚。由校级学生组织成员组建乡村教育扶贫实践队分别在山东、青海、湖南、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的较为贫困的农村地区走访调查、入户调研等形式,全面分析当地农村教育资源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调研过程中发现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形成调研报告,为当地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外国语学院青年学子支教团针对安康市旬阳县任河口镇水泉村留守儿童,利用自身专业知识,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他们开设了语文、英语、数学、绘画等多彩课程,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学有所得,展示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志愿服务队协助何家营村村委会,开展了疫情防控单发放、公共设施消毒、整理清洁何家营村鼓乐陈列馆等志愿服务活动,有效加强了村民的防疫意识,提升了村民文化场所环境。  

此外,数学与统计学院实践队、文学院实践队、经济与管理学院实践队等多个团队分别以调研、支教、宣讲等方式,助力乡村教育发展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  

   

运用专业特色,理论联系实际,诠释青春担当。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后浪朵朵 共卫生态”实践队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了“居民区厨余垃圾集中堆肥处理的可行性”调研实践。队员们深入案例社区,以访谈、问卷、观察、走访的方式,对小区集中堆肥的实施情况、成功要素进行调研,实地宣讲十余次,累计收回问卷2000余份,并与五十余家单位、三百余名个人签署了《意向书》。实践动员以实际行动传播了绿色环保理念。幼儿教育学院“师院微光 筑梦童年”实践队充分利用抖音、快手等APP录制了百余部符合3——6岁幼儿年龄的科学保教知识小视频,普及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引导家长们育儿方面有据可依,有理可用,网络点击量过千。美术学院薪火大学生志愿实践队在安徽金凤村和山西席村进行了调研实践活动,探索当地传统文,调研乡村发展进程。活动最后,实践队员通过举办以当地人文风景为素材的文化作品展的方式,展现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成果。化学与化工学院“朝阳青春 抗疫同心共情”实践队利用专业知识开设了妙趣横生的科学小课堂,同时为孩子们进行“抗疫”事迹的宣讲,帮助他们了解当前的疫情形势,督促他们要做好自我防疫工作。  

         

结合社会热点探寻抗疫实迹,传承抗疫精神我校多支实践团队,以学生专业技能为依托,在科学精准有效的防控措施下,开展了抗疫知识宣讲、疫后心理疏导、便民利民服务等活动,为战胜疫情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同时引导我校学子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队分别在陕西省安康市、榆林市、咸阳市,河南省安阳市、三门峡市,江西省九江市等地进行实地走访,了解各地区疫情期间的防疫措施、开展问卷调查,收集分析数据,结合自身专业知识,最终形成了反映各阶层人民参与“抗疫”活动的调研报告,并为后期在校内宣讲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社会实践也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途径,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最好窗口。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引领教育我校学子主动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建设,为广大学生学习锻炼、增长才干、贡献力量提供平台和机会,增强了我校学子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让青春之花在基层绽放。下一步,学校各级团组织将进一步深化社会实践成果,认真总结社会实践经验,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为我校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供稿:团委 各学院团总支    撰稿:周芳宇   责任审核:薛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