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17级食品科学与工程1班的王佩瑶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假期,她和几十名本院同学竟然和厨余垃圾“杠上了”。7月9日,“后浪朵朵,共卫生态”暑期“三下乡”实践队在线上召开了第一次会议,经过讨论分工,团队分成了行政组、宣传组、问卷组、绘本组、H5组、学习组、资料组七支小组,队员由17、18、19级三个专业(生物科学、学前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同学组成,实践主题定为:城市绿主张——居民区内实施厨余垃圾集中堆肥处理的可行性调研,“朵朵”们和厨余垃圾的缘分就此展开。
“我们学生物科学的人,肯定对生态环保类信息更敏感一些。再加上西安已经开始垃圾分类,如何对产量大、含水量高、有机物含量高的厨余垃圾进行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是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大学生应该去思考的问题。”调研实践队队长王佩瑶说。“选这个调研主题和我们专业课也有很大关系,生态学、微生物学、发酵工程,还有很多课都是我们调研的基础,课程给了我们武器,我们现在想去打一场仗了。”H5组组长,18级生物科学专业的邹小慧说。
如何在不能大规模人员聚集的特殊时期做好“三下乡”社会实践成为了今年所有团队的难题,对此,“后浪朵朵,共卫生态”队的解决方式也颇有趣味——云下乡。这朵云由三部分组成:云学习、云调研、云传播。云学习:迄今为止,“朵朵”们已在线上完成了三次课程学习及课后讨论、一次小课题汇报以及若干次线上会议。“调研的前提是充分学习,一是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这是我们调研的力量源泉和指路方向;二是要学习科学的调研方法,孩子们一定要既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又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做好这次活动。”实践队指导老师雷远说。云调研:实践队预备发动学生群体力量,在全国多地的小区发放面向小区居民、小区物业的网上问卷,线下组织居住地在西安的队员在西安市内进行实地考察,用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运用观察法、日记法、访谈法、问卷法完成调研。云传播:在西安的实地调研过程以直播的方式面向全网公开,让因疫情原因不便于人员流动的同学也可以参与到“三下乡”实践中来,帮助青年学生实现“青春献给祖国”“投身强国伟业”的宏愿。
截止发稿前,实践队已基本完成前期学习,进入了中期问卷编制及绘本制作、H5网页小游戏制作、儿童生态文明科普MV制作阶段,与“学前教育”密切相关亦是实践队的特色之一。立足学前,服务社会,祝愿“朵朵”们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翻滚吧,后浪们!
(供稿: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供稿 撰稿:雷远 责任审核:宋金山)